【題目】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
②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_____。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
②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_____。
【答案】天然氣 置換反應 1:1 14:3 2N2
【解析】
(1)根據(jù)化石燃料的分類來分析。
(2)①觀察碳與水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即可。
②根據(jù)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及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即可。
(3)①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②根據(jù)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推斷化學式即可。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故填:天然氣。
(2)①由碳與水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碳和水在高溫條件下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物為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物中也是單質和化合物,故填:置換反應。
②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及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圖示中一個碳原子與一個水分子反應,生成了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和一個氫分子,所以,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故填:1:1。
(3)①氨氣(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1):(1×3)=14:3,故填:14:3。
②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缺少4個氮原子,所以生成物應該是氮氣,并且氮氣的化學計量數(shù)是2,故填:2N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在中學化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儀器①的名稱為_____,現(xiàn)象為鐵絲______產(chǎn)生黑色固體。
(2)電解水制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氣體a在電源的___(填“正”或“負”)極端產(chǎn)生。
(3)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接下來的實驗步驟依次為____(填序號),最后打開彈簧夾。
①冷卻到室溫
②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做電解水實驗時,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鈉溶液(硫酸鈉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電一段時間,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a,木條上火焰熄滅
B. 在此反應中硫酸鈉的作用是產(chǎn)生氫氧根離子
C. 反應結束后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
D. 與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氫氧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均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E俗稱純堿,它們之間存在如圖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間存在著相應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間能發(fā)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未標出)。
請問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是 ,A的化學式是 。
(2)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 。
(3)圖示轉化關系中未涉及到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時,隨著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溫度的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a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B. b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
C. c點燒杯內液體的pH=7
D. d點溶液中較多的Ba2+、OH﹣、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鈉是制造紙漿、染料稀釋劑、醫(yī)藥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CaC12和MgC12實驗室進行提純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用NaOH和Na2CO3除雜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
(2) 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過量了,可加入適量____溶液除去。請任寫出一個相關反應方程式:____。
(3)由濾液經(jīng)后續(xù)處理→硫酸鈉固體,用到的實驗操作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A是目前世界年產(chǎn)量最大的金屬;B是紅棕色固體;E是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侯德榜發(fā)明的聯(lián)合制堿法中的“堿”。則C的化學式為_____;化學方程式:①為_____;②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能達成實驗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目的 | 檢驗碳酸鹽 | 配制質量分數(shù) 10%的NaCl 溶液 |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 驗證與氧氣接觸是燃燒的條件之一 |
稀鹽酸 | ||||
實驗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