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在一充滿空氣的瓶子中,將其中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是( )
| A. | 木炭 | B. | 硫磺 | C. | 鐵絲 | D. | 紅磷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 A. | 分子很小 | B. | 分子有質量 |
| C. | 分子間有間隔 | D. |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l50 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 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1)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
(2)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 mL。.
(3)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比預計的小了,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 。
同時還能得出氮氣的一些性質 、 (至少寫出2點)。
(4)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 mL水,在實驗過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填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c.緩沖集氣瓶內(nèi)氣壓的驟然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將課本“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甲圖)改進為新的實驗裝置(如乙圖),以下評價不恰當?shù)氖牵ā 。?/p>
| A. | 甲、乙兩裝置實驗前都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 B. | 乙裝置實驗中膠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 |
| C. | 乙裝置簡潔,減少了甲圖裝置中導管引起的誤差 |
| D. | 甲裝置實驗中沒夾緊彈簧夾,會使測定結果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綠色奧運”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空氣質量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物質中,未計入北京市監(jiān)測空氣污染指數(shù)項目的是( 。
| A. | 氮氣 | B. | 二氧化硫 | C. | 一氧化碳 | D. | 可吸入顆粒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a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鐵架臺上;
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e熄滅酒精燈;
f將導氣管從水中取出.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 A. | bacdfe | B. | abcdef | C. | bacdef | D. | abcd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友情提示:以下所選裝置均填裝置序號)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寫出以混合物為原料用裝置C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該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3)要收集一瓶較純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 D 用這種方法收集氧氣時,當氣泡 再開始收集,收集滿氧氣后,應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并且應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4)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檢驗其是否收滿的方法是
(5)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上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 ;如果用如圖2所示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6)該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接著進行有關氧氣性質的實驗(實驗如圖3):木炭在圖3乙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 .圖丙中的現(xiàn)象為 ,說明木炭燃燒的產(chǎn)物有 ;木炭燃燒這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只有二氧化錳能做催化劑 | B. | 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改變 |
| C. | 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 D. | 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需要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有編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試管口塞一團棉花的作用是 .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 ,收集的氧氣應 放在桌面上.
(3)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反應中二氧化錳起 作用.實驗中長頸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 ,寫出此方法制取氧氣的反應文字表達式 .要收集一瓶純凈的氧氣,應選擇收集裝置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