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圖象中有關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正確的是( )

A. 分別向質(zhì)量相等的鐵片和鋅片中滴加稀硫酸

B. 加熱一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

C. 某溫度下,向一定質(zhì)量的飽和硝酸鉀中不斷加入硝酸鉀晶體

D. 向一定質(zhì)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答案】A

【解析】A、質(zhì)量相等的鐵片和鋅片與稀硫酸反應時,鋅與稀硫酸反應比鐵與稀硫酸反應劇烈,完全反應需要的時間短;根據(jù)它們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Zn→H2,Fe→H2,當鐵片和鋅片的質(zhì)量相等時,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比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多,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正確.

B、加熱一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時,隨著反應的進行,剩余固體質(zhì)量不斷減小,但是不可能減小到零,因為反應中不斷生成固體錳酸鉀和二氧化錳,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不正確.

C、某溫度下,向一定質(zhì)量的飽和硝酸鉀中不斷加入硝酸鉀晶體時,晶體不溶解,質(zhì)量分數(shù)應該不變,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不正確.

D、氫氧化鈉顯堿性,稀釋時,堿性減弱,pH減小,但是無論怎樣稀釋,溶液總是顯堿性,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不正確.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離子(SeO42-),則在硒酸根離子中,硒元素的化合價是(

A .+4 B.-2 C.-4 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母親水窯”是一項幫助西部地區(qū)擺脫胎缺水狀況的集中供水工程.水窯的工程示意圖如下:

(1)天然雨水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凈化過程才能飲用.

①小剛學過化學后提出,應在沉淀池和注水口之間再建一個水池,水池自上而下鋪有石子、粗砂、細砂.該水池的主要作用為(填序號) ;

a.過濾 b.沉淀 c.消毒

②水窯中的水長期放置會有異味,可以使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某些可溶性雜質(zhì)和異味,活性炭的作用主要是 ;

③在中學實驗室中,凈水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

(2)小剛在水窯中取出水樣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該水樣不易生水垢,與肥皂水作用容易產(chǎn)生大量泡沫.由此說明水窯中的水屬于 (填“硬水”或“軟水”);

(3)硬水對生產(chǎn)生活帶來較多的危害,家庭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jié)約用水,另一方面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按圖裝置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進行實驗探究,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碳酸鈉充分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 (填“左”或“右”)偏轉.該反應質(zhì)量守恒定律 (填“遵守”或“不遵守”).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反思: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必須在的容器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

A.脫水性 B.吸水性 C.酸性 D.難揮發(f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jù)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化學反應事實

影響反應的因素

A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反應物濃度

B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反應物的種類

C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D

雙氧水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催化劑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鎂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非;顫姷慕饘伲邳c燃或加熱的條件下,能跟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如:

2Mg+CO22MgO+C Mg+2H2OMg(OH)2+H2

(1)在點燃的條件下,鎂能和氮氣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氮化鎂(化學式Mg3N2),氮化鎂能和水反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同時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

①氮化鎂和水反應生成的刺激性氣體是 (寫化學式).

②檢驗生成的氣體的方法是

(2)小芳和小剛準備用空氣為原料,利用下列裝置制取少量氮化鎂.請你幫助解決下列問題:

組裝裝置時導管口的連接順序 (填導管口序號,每種裝置只能用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曾通過測定古生物遺骸中的碳14含量來推斷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6,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4,下列關于碳14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中子數(shù)為6 B質(zhì)子數(shù)為6

C電子數(shù)為6 D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之和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