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底面積為100cm2的平底圓柱形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現(xiàn)將體積為500cm3,重為3N的木塊A輕放入容器內的水中,靜止后水面的高度為8cm,如圖甲所示,若將一重為6N的物體B用細繩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計繩重及其體積,求:
(1)圖甲中木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
(2)物體B的密度;
(3)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分析 (1)根據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據FgV得出木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
(2)根據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據FgV得出木塊AB靜止時浸入水中的總體積;
總體積減去A的體積,就是B的體積;
根據ρ=$\frac{m}{V}$算出B的密度;
(3)AB總體積減去木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就為沒入水中增加的體積,根據V=sh算出增加的深度,再利用p=ρg△h即可求出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

解答 解:
(1)因為A漂浮在水中,所以F=GA=3N,
根據FgV
V=$\frac{{F}_{浮}}{{ρ}_{水}g}$=$\frac{3N}{1.0×1{0}^{3}kg/{m}^{3}×10N/kg}$=3×10-4m3
(2)圖A、B共同懸。篎浮A+F浮B=GA+GB
公式展開:ρg(VA+VB)=GA+GB
VA+VB=$\frac{{G}_{A}+{G}_{B}}{{ρ}_{水}g}$=$\frac{9N}{1.0×1{0}^{3}kg/{m}^{3}×10N/kg}$=9×10-4m3
其中VA=500cm3=5×10-4m3,
故VB=4×10-4m3
B的質量為:mB=$\frac{{G}_{B}}{g}$=$\frac{6N}{10N/kg}$=0.6kg;
B的密度為:ρB=$\frac{{m}_{B}}{{V}_{B}}$=$\frac{0.6kg}{4×1{0}^{-4}{m}^{3}}$=1.5×103kg/m3;
(3)當AB浸入水中后,所增加浸入水中的體積為:
△V=VA+VB-V=9×10-4m3-3×10-4m3=6×10-4m3
液面升高△h=$\frac{△V}{S}$=$\frac{6×1{0}^{-4}{m}^{3}}{100×1{0}^{-4}{m}^{2}}$=0.06m,
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0.06m+0.08m)=1400Pa.
答:(1)圖甲中木塊A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3×10-4m3;
(2)物體B的密度1.5×103kg/m3
(3)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400Pa.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多個公式,關鍵是知道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以及物體所受力的分析,分析物體所受力這是本題的難點也是重點,還要學會浮力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有一定的拔高難度,屬于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發(fā)電機的原理是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工作,電動機的原理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使線圈轉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我國海軍潛艇懸浮在某海域水下100m深處執(zhí)行任務,若潛艇的體積為1000m3
(1)在圖上畫出潛艇的受力示意圖(方塊代表潛艇).
(2)潛艇此時受到海水的壓強.
(3)海水此時對潛艇上面積為0.14cm2的攝像觀察玻璃窗口的壓力;
(4)潛艇受到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在探究凸透鏡成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cm
B.圖中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應用在了照相機上
C.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動蠟燭,燭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移動凸透鏡,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燭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為了探究不同情形下小燈泡的燈絲電阻,某課外小組設計了如圖甲電路圖.小燈泡上標有“2.5V,0.25A”,沒有找到滑動變阻器而用三個定值電阻代替,開關是旋轉式單刀三擲開關.
(1)按圖甲的設計在圖乙中加畫一根導線;
(2)當圖乙連線完畢后,將開關旋轉至某個接觸點時,電表盤面出現(xiàn)了圖丙指示,則此時讀數(shù)為2.2V;
(3)同學們發(fā)現(xiàn),隨著小燈泡兩端電壓下降,燈絲電阻減小,這是因為燈絲電阻隨溫度降低而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點懸掛4個鉤碼(每個鉤碼重0.5N),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拉杠桿上的B點,使杠桿再次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N;將測力計轉向圖中虛線方向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杠桿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聰用實驗測量玻璃樣品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如圖1所示位置,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
(2)把玻璃樣品放在天平的左盤,往右盤加減砝碼,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重新平衡.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則樣品的質量為27g.
(3)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內,如圖3,量筒內水的體積為30mL.用細線系住玻璃樣品輕輕放入裝水的量筒內,如圖4,則玻璃樣品的體積為10cm3.由此可得出玻璃樣品的密度為2.7g/cm3
(4)測得玻璃樣品密度后,小聰又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得知玻璃在熔化的過程中,要不斷吸收(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沒有固定的熔點,屬于非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四幅圖中,動能和勢能之間沒有發(fā)生相互轉化的是( 。
A.
用弓將箭射出
B.
上升的滾擺
C.
在水平公路勻速行駛的汽車
D.
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在測量金屬塊密度的實驗中,小明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將金屬塊放在調節(jié)好的 天平左盤內,改變右盤中砝碼的個數(shù)和游碼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然后,小明將系好細線的金屬 塊放入盛有 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根據實驗過 程及現(xiàn)象,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  )
A.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線處靜止時,表明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
B.金屬塊的質量為74g
C.金屬塊的體積為60cm3
D.金屬塊的密度為7.4×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