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囊泡是由單層膜包裹的膜性結構,由于其結構不固定,因而不能稱之為細胞器。細胞質不同部位間的物質轉移主要通過囊泡進行,如圖1中的各種小球形結構。圖1和圖2表示某種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模式圖,A、B、C、D表示細胞內的四種細胞器,a、b表示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膜的兩種特殊方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細胞與藍藻細胞相比,結構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A、B、C、D中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是________________

(2)b表示的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這種方式與主動運輸的區(qū)別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據圖可知動物細胞中能產生囊泡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圖2所示細胞中屬于囊泡的有________________

(4)細胞內部產生的蛋白質被膜包裹形成囊泡,它能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細胞“貨物”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一個特殊的V—SNARE蛋白,它與靶膜上的受體蛋白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這說明膜融合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答案】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B 胞吞(內吞) 不需要載體 磷脂雙分子層 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轉運小泡、穿梭小泡、分泌小泡、內吞泡 特異或專一

【解析】

據圖可知,A、B、C、D分別表示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囊泡,a、b表示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膜的兩種特殊方式,分別表示胞吐胞吞。

(1)圖1表示真核細胞,藍藻是原核生物,圖1細胞與藍藻細胞相比,結構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圖1細胞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A、B、C、DB是核糖體,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2)b表示的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為胞吞,這種方式與主動運輸的區(qū)別主要是不需要載體。

(3)囊泡膜是由單層膜包裹形成,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囊泡有來自內質網的囊泡、來自高爾基體的囊泡和來自細胞膜的囊泡,據圖可知動物細胞中能產生囊泡的結構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圖2所示細胞中屬于囊泡的有轉運小泡、穿梭小泡、分泌小泡、內吞泡。

(4)囊泡上有一個特殊的V—SNARE蛋白,它與靶膜上的受體蛋白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從而將物質準確地運送到相應的位點,這說明膜融合具有特異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油菜種子成熟過程中部分有機物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將不同成熟階段的種子制成勻漿后進行檢測,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向第30天以后的勻漿中加入碘液可呈現深藍色

B.向第10天的勻漿中加入斐林試劑立即產生磚紅色沉淀

C.向第30天的勻漿中加入蘇丹染液可呈現紅色

D.15天的勻漿中含有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反應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RNA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tRNA上含有密碼子B.rRNA參與構成核糖體

C.mRNA是由DNA轉錄而來D.RNA中特有的堿基為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常見的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等是單子葉植物,而農作物的雜草常為雙子葉植物。已知某種單子葉植物的農作物和某種雙子葉植物的雜草對2,4-D的反應情況如圖所示,則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如果以2,4-D作為水稻等農作物的除草劑,施用濃度最好為a

B. 2,4-D濃度從a→c變化時,對雙子葉植物是抑制作用效果

C. 2,4-D濃度為b時,對雙子葉植物有抑制作用,但對單子葉植物有促進作用

D. 圖中顯示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對2,4-D反應的敏感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將不同的植物A、B分別培養(yǎng)在含Ca2+Mg2+、SiO32的完全培養(yǎng)液中。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3種離子的剩余濃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AMg2+Ca2+的吸收少,對水的吸收多

B.植物BMg2+Ca2+的吸收多,對水的吸收少

C.植物ABCa2+、Mg2+、SiO32的吸收均有差異

D.細胞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都是順相對含量梯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一表示酶和一般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原理,圖二分別表示正常酶的作用、競爭性抑制劑對酶的作用和非競爭性抑制劑對酶的作用,圖三表示相應的反應速率。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活細胞合成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從圖一可知,酶降低的活化能大小是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與一般催化劑相比由于________,因而酶具有高效性。

(3)圖三中曲線________表示沒有抑制劑存在時的作用效果,其中曲線b為加入________性抑制劑的曲線。

(4)非競爭性抑制劑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過增加底物濃度削弱它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過程相關物質變化示意圖,圖2為研究該植物在夏季晴朗白天的一段時間內光合作用變化得到的相關曲線,其中光合有效輻射是指能被綠色植物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太陽能。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葉綠體而言,光合有效輻射的可見光主要是__________。為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在濾紙條上從上到下第三條色素帶對應的色素顏色是________

(2)圖1中過程b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過程c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

(3)圖2中G點時,可以發(fā)生圖1中的________過程(填序號)。

(4)圖2中BC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圖2中__________點對應時刻有機物的積累量最多,用O2的量表示此點的生物學意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強度的實驗密閉裝置,氧氣傳感器可監(jiān)測O2濃度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該實驗探究不同單色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B. 加入NaHCO3溶液是為了吸收呼吸作用釋放的CO2

C. 拆去濾光片,單位時間內,氧氣傳感器測到的O2濃度高于單色光下O2濃度

D. 若將此裝置放在黑暗處,可測定金魚藻的細胞呼吸作用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內共生起源學說認為線粒體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細菌,這種細菌和原始真核生物共生,并在長期的共生中逐漸演化成線粒體,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

A.據內共生起源學說可推測線粒體中含有DNA、RNA和核糖體

B.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好氧細菌過程與生物膜的流動性有關

C.線粒體雙層膜結構的事實支持內共生起源學說

D.線粒體DNA分子不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的事實不支持內共生起源學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