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用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1)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如圖(b)所示的a—F圖象,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時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傾角        (填“偏大”或“偏小”)。
(2)該同學在平衡摩擦力后進行實驗,實際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砝碼和盤的總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為了便于探究、減小誤差,應使小車質量M與砝碼和盤的總質量m滿足______的條件。
(3)某同學得到如圖(c)所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 A、B、C、D、E、F、G是紙帶上7個連續(xù)的點。 =             cm。由此可算出小車的加速度a =          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偏大;(2)小于,M >>m  (3)1.80; 5.0m/s2

試題分析:(1)根據所給的F-a圖像可知,當F=0時,小車已經有了加速度a0,所以肯定是在平衡摩擦力時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傾角偏大造成的。(2)根據牛頓定律,對小車,對砝碼和盤,解得,只有當M >>m時,小車受到的拉力才近似等于mg,從而減少誤差。(3)由圖讀出SAD=2.10cm,SDG=3.90cm.,所以=1.80cm;根據,解得a=5.0m/s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4分)新式游標卡尺的刻度線看起來很“稀疏”,使讀數顯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確讀取數據.通常游標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種規(guī)格;新式游標卡尺也有相應的三種,但刻度卻是:19 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 mm等分成50份.下圖就是一個“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標卡尺.

①它的精確度是___________mm.
②用它測量某物體的厚度,讀數是______________cm.
(2)(2分)下列幾種情況各屬于哪一類誤差:①天平零點不準:②電表的接入誤差;
③檢流計零點漂移;④電壓起伏引起電表讀數不準。
A.①③屬于系統(tǒng)誤差
B.②④屬于偶然誤差(也叫隨機誤差)
C.①②屬于系統(tǒng)誤差
D.②③屬于偶然誤差(也叫隨機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單擺的周期T與擺長L的關系”的實驗中,某次測量小球的直徑的示數如圖1所示,圖中1游標上10格的長度為19mm,則小球的直徑d      mm。用秒表記下了單擺振動50次的時間如圖2所示,由圖可讀出時間為      s。

(2)有兩位同學利用假期分別去參觀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的物理實驗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進的DIS系統(tǒng)較準確地探究了“單擺的周期T與擺長L的關系”,他們通過校園網交換實驗數據,并由計算機繪制了T2-L圖象,如圖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學所測實驗結果對應的圖線     (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學還利用計算機繪制了兩種單擺的振動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兩單擺的擺長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3分)(1)如右圖,,螺旋測微器讀數_______mm

(2)下列各圖是用游標卡尺測長度時,游標尺和主尺(單位:厘米)位置圖,右圖是左圖的放大圖(放大快對齊的那一部分)請你根據圖中所示,寫出測量結果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學習小組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的實驗,如圖。圖中小車是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木板傾斜的目的是為了      
(2)在正確操作情況下,打在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       部分進行測量(根據下面所示的紙帶回答);(填“BC”或“H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做“探究共點力合成規(guī)律”的實驗時,可以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條使其伸長,如圖所示。
       
①、關于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同一次實驗中O點的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要正視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只需要記錄彈簧秤的示數。
②.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P點,另一端被A、B兩只彈簧測力計拉伸至O點,F1、F2分別表示A、B兩只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如圖所示.使彈簧測力計B從圖示位置開始順時針緩慢轉動,在這一過程中保持O點和彈簧測力計A的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整個過程中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1、F2的變化是(  )
A.F1減小,F2減小             B.F1減小,F2增大
C.F1減小,F2先增大后減小     D.F1減小,F2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下圖甲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的示意圖,其讀數為_______________mm;下圖乙是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金屬片厚度的示意圖,其讀數為____________cm。

圖甲                       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兩球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圖中AB是斜槽,BC是水平槽,斜槽與水平槽之間平滑連接。實驗時先使球1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上述操作10次。再把球2放在水平槽末端的位置,讓球1仍從原位置由靜止開始滾下,與球2碰撞后,兩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上述操作10次。在記錄紙上確定M、N、P為三個落點的平均位置。實驗中測出球1的質量為m,球2的質量為m,M、N、P三點到O點的距離為OM、ON、OP,其中O點為水平槽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點。為減小誤差,實驗中要滿足m________m(選填“大于”、“小于”、“等于”)。若實驗結果滿足__________,就可以驗證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如圖為接在50Hz低壓交流電源上的打點計時器,在紙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打出的一條紙帶,圖中所示的是每打5個點所取的計數點,但第3個計數點沒有畫出。由圖中數據可求得:

(1)該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_____m/s2
(2)第3個計數點與第2個計數點的距離約為______________cm
(3)打第3個點時該物體的速度為_____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