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臨沂費縣第二學期七年級學業(yè)水平檢測

思想品德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題號填在下列表格相應的位置)

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今年是改革開放______周年。(    )

A.70                   B.110              C.20                D.30

試題詳情

2.2008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出席了_____高速鐵路開工典禮。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投資最大的建設(shè)項目。(    )

A.京廣            B.京九            C.京滬               D.京珠

試題詳情

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_____縣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給我國人民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chǎn)損失。5月23日,溫家寶總理來到北川中學臨時學校,看望在地震中幸存下來的師生,在黑板上寫下“______”.給學生們上了深刻的―課。

A.北川  多難興邦                              B.汶川  眾志成城   

C.北川  抗震救災                                 D.汶川  多難興邦

試題詳情

4.下列方式,不利于解除心理煩惱、控制心理沖動的是:(    )

A.多與父母、老師和同學溝通

B.提高自我控制力

C.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轉(zhuǎn)移注意力

D.參加社會“小團體”結(jié)幫成伙

試題詳情

5.男女同學之間通過正常交往,建立純真的異性友誼,可以(    )

①豐富我們的生活  ②有利于心理健康

③促進自我完善    ④提高學習和活動的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試題詳情

6.下列表現(xiàn)屬于人的基本情緒的是(    )

①興高采烈               ②百感交集        ③喜憂參半        ④怒發(fā)沖冠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試題詳情

7.古語“漫卷詩書喜若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艱”、“怒發(fā)沖冠”分別表達的情緒是:(    )

A.喜、懼、哀、怒                              B.怒、懼、哀、喜

C.喜、怒、哀、懼                          D.懼、怒、喜、哀

試題詳情

8.下列控制情緒的做法不正確的有(    )

A.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反復提醒自己:千萬別發(fā)火,要冷靜

B.做事失敗時,給自己打氣:不放棄,一定要努力爭取成功

C.受到老師批評,非常生氣,當場頂撞老師

D.不順心的時候,打開音響,聽自己最喜歡的音樂

試題詳情

9.下列屬于不良誘惑的是(    )

A.聽流行音樂                              B.吸食毒品

C.進行電腦動畫制作                      D.攝影

試題詳情

10.下面屬于高雅情趣的表現(xiàn)有(    )

A.小楊的偶像是周杰倫,有一次他在學校閱覽室的一本雜志上發(fā)現(xiàn)有周杰倫的彩畫,便悄悄撕下了雜志的夾頁

B.小李喜歡唱歌,經(jīng)常在周末的夜晚把卡拉OK音量開得很大,引吭高歌

C.小周喜歡收集旅游景點的門票和風景照片,從中獲得了知識和樂趣

D.小余愛好吸煙,用此來排解自己的煩惱和憂愁

試題詳情

11.一位同學,見別人打球,自己也打球;過幾天又隨另幾位同學去畫畫;畫不幾天,看別人下棋有意思,又去學下棋。這位同學的心理是(    )

A.積極健康的好奇心理                       B.消極盲目的從眾心理

C.形成穩(wěn)定興趣的前提                          D.培養(yǎng)發(fā)展高雅情趣的條件

試題詳情

12.對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正確的是(    )

A.一般違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違法

B.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

C.一般違法與犯罪都將受到刑罰的處罰

D.兩者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

試題詳情

13.“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兩句古語揭示的道理是(    )

A.必須依法制裁犯罪行為

B.一般違法與犯罪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C.小錯必鑄成大錯,違法必走向犯罪

D.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

試題詳情

14.下列行為屬于犯罪行為的是(    )

A.某學生家長,因孩子不聽管教,懲罰孩子跪洗衣板1小時

B.商某伙同幾個青年撬門撬鎖人室盜竊財物價值七千多元

C.中學生劉某在校經(jīng)常偷同桌和其他同學書包里的零用錢

D.某集郵愛好者,經(jīng)常拿走別人的信件,撕下郵票

試題詳情

15.青少年在遭遇不法侵害時(    )

①需要冷靜,要學會運用最有效的求助方法

②要判斷自己有沒有能力將不法分子制服,并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應對策略

③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④不僅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勇氣,而且要有保護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試題詳情

16.下列行為中,屬于真善美現(xiàn)象的有(    )

①尊老愛幼    ②以強凌弱    ③拾金不昧

④愛崗敬業(yè)    ⑤偷稅漏稅    ⑥貪污受賄

A.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17.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多少人呼喚“給我一雙慧眼吧!”這要求我們(    )

①不斷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

②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jīng)驗

③加強道德修養(yǎng),增強法律意識

④學會處世哲學,不可真誠待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試題詳情

18.“學會做人,學會明辨是非善惡,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德盲’遠比一文盲對社會更具負面效應!边@一名言告訴我們(    )

A.能夠明辨是非善惡是學會做人的唯一條件

B.道德修養(yǎng)比文化素質(zhì)更為重要

C.只要明辨是非善惡,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D.明辨是非善惡很重要

試題詳情

1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多種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

B.要學會判斷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對他人、對社會帶來損害

C.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我做事我負責

D.一個人的行為是根本無法控制的

試題詳情

20.十六歲的初中生李某,原本學習認真,但自從對網(wǎng)絡上不健康的東西著迷后,一天不上網(wǎng)就渾身不自在,經(jīng)常逃課。為了上網(wǎng)吧,他多次偷父母和同學的錢,后來因攔路搶劫被判刑。劉某的演變過程給我們的成長啟示是(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權(quán)利,自覺遠離網(wǎng)絡

②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③明辨是非善惡,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④預防違法犯罪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卷 非選擇題

試題詳情

21.小娟,初一學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愛的文藝骨干,擅長舞蹈。但是,她認為體型影響了她優(yōu)美的舞姿,損害了自己的青春形象。她開始節(jié)食,一個月后體重從50公斤下降到34公斤,F(xiàn)在,她消瘦得弱不禁風,進食就想嘔吐,無法堅持學習,已開始求助于心理咨詢和治療。

請你對小娟的這種保持青春的做法進行評析。作為青少年,應如何消除青春期的煩惱?

試題詳情

22.育才中學的“溝通無限”信箱接到這樣一封來信:

你好!

    我是一名初中生,腦子不笨,立志努力學習成為有所作為的人。可我情緒變化太大,經(jīng)常喜怒無常。這既影響了學習,又影響了我和同學問的關(guān)系,為此我非?鄲。有的同學說我脾氣古怪,患了“冷熱病”。確實,我高興時有說有笑,精神抖擻,洋洋自得;但一句話不順耳、一點小事不順心,我就會立刻心煩意亂,焦慮不安,自覺太無能,心情壓抑。我知道自己這種“冷熱病”不利于學習和身體健康,可不知道如何控制。一想起這事,心里就煩透了!皽贤o限”的朋友,能幫幫我嗎?

    劉  凱

    結(jié)合來信內(nèi)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劉凱心煩的原因是什么?

(2)請你幫他想辦法走出困境。

試題詳情

24.黃某自從中學畢業(yè)后不務正業(yè),因參與賭博和勒索小同學的錢財,被公安機關(guān)拘留。后來,他冒充國家干部行騙被勞動教養(yǎng)三年。此后他仍執(zhí)迷不悟,繼續(xù)搶劫、詐騙達70多次,被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根據(jù)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黃某的違法行為中,哪些是一般違法行為?哪些是犯罪行為?

(2)上述案例說明了什么道理?

(3)青少年從中應受到什么啟示?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